OVERPOP1502x182

OVERPOP波普之上

- 一个“现在时”和“未来时”的现场, 一种对当代新美学新态度的界定
- 余德耀美术馆历时两年的寻访、对话与艺术探险
- 两位国际策展人的越洋对话, 近二十位艺术家的时代交锋

余德耀美术馆荣幸地宣布,新展『OVERPOP波普之上』已于2016年9月4日正式启幕。“OVERPOP波普之上”的概念由美国著名当代艺术专家杰弗里•戴奇(Jeffrey Deitch)提出,余德耀基金会由此建立了一批独树一帜的重要收藏。展览将成为两位国际策展人——杰弗里• 戴奇和常驻中国的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之间跨越地域的对话,对应杰弗里策展的欧美艺术部分,凯伦将视线集中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近20位优秀的中西艺术家将联袂呈现一个行走在“现在时”和“未来时”的艺术现场。

在杰弗里•戴奇的理念中,“OVERPOP波普之上”聚焦于一群正在界定当代新美学和新态度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体现了波普艺术传统的深化,是对一种强化的现实图景的刻画。这些艺术家回应了互联网对视觉环境的冲击,但其作品不只是所谓“后网络”艺术,除了对加速生长的数字图像进行回应,他们的作品融合了波普艺术的历史传统。他们强调作品工艺和执行过程的精确性,艺术家之手常常被纳入工业与手工艺制造业技术的美学范畴内。

在凯伦•史密斯看来,假如“OVERPOP波普之上”这个称谓意味着波普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已然正式“终结”,假如它被用来证明波普艺术的审美评判已被新兴一代的态度所主导,那么,中国提供了一种极为有趣的比较案例研究。占据近期中国展览图景主流的正是这样一代年轻艺术家,他们以充满活力的行为模式回应着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观念,他们对当下和“语境与呈现方式的冲击”极富洞见 。

overpop_01_900OVERPOP at Yuz Museum Shanghai, image courtesy of Yuz Museum Shanghai, Exhibition Design by Studio Gardère, 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great-hall-2_900OVERPOP at Yuz Museum Shanghai, image courtesy of Yuz Museum Shanghai, Exhibition Design by Studio Gardère, 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overpop_03_900OVERPOP at Yuz Museum Shanghai, image courtesy of Yuz Museum Shanghai, Exhibition Design by Studio Gardère, 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overpop_04_900Samara GOLDEN, The Flat Side of The Knife, 2014

Camille-HENROT_05_900Camille HENROT, Minor Concerns, 2015

展览缘起于余德耀基金会建立的一批独树一帜的收藏,并由此展开了两位国际策展人及近20位中西艺术家之间跨文化、跨地域的对话。余德耀先生及其团队为此进行了历时两年的寻访、实地考察和交流,不啻为一次艺术探险。展览最终将展出近60件作品,均创作于2010年之后,覆盖了各种媒介,令人耳目一新。余德耀先生表示,对『OVERPOP波普之上』在余德耀美术馆的展出充满信心,展览是对这个时代复杂性的充分探讨,体现了今日新艺术的潮流趋势,也是当下中国和世界的镜像。

TAN-Tian-06_900OVERPOP at Yuz Museum Shanghai, image courtesy of Yuz Museum Shanghai, Exhibition Design by Studio Gardère, 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overpop_07_900OVERPOP at Yuz Museum Shanghai, image courtesy of Yuz Museum Shanghai, Exhibition Design by Studio Gardère, 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OVERPOP波普之上』的参展艺术家通过油画、雕塑、影像和行为等媒介进行跨界创作,他们包括:何岸,刘野夫,谭天,童昆鸟,吴笛,徐文恺(aaajiao),马思•巴斯(Math Bass),郑曦然(Ian Cheng),萨马拉•戈尔登(Samara Golden),卡米耶•昂罗(Camille Henrot),亚历克斯•伊斯雷尔(Alex Israel),海伦•马滕(Helen Marten),卡特娅•诺维茨科娃(Katja Novitskova),塔博尔•罗巴克(Tabor Robak),博尔纳•萨马克(Borna Sammak), 克丽•特赖布(Kerry Tribe), 安妮卡•伊(Anicka Yi)。

展览展陈设计由知名设计师阿德里安•卡迪(Adrien Gardère,为卢浮宫朗斯分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余德耀美术馆贾科梅蒂回顾展等项目担纲设计)为余德耀美术馆量身打造。

策展人介绍

杰弗里•戴奇

在过去四十多年间,杰弗里·戴奇在现当代艺术领域扮演着艺术家、作家、策展人、经纪人等重要角色,并于2010至2013年间担任洛杉矶当代艺术馆(LA MoCA)馆长。他积极投身于中、美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在1982年,他将安迪·沃霍尔带入中国,并策划了沃霍尔在中国的第一个展览。在1996年,他为美国的第一个画廊策划了上海艺术家陈箴的展览,同年,他与艺术家蔡国强在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共同组织了大型的展览。杰弗里·戴奇策划过诸多具有影响力的展览,其中包括前瞻当代艺术发展的人工自然(1990年)、后人类(1992年)和形式效仿虚构(2011年)。此外,杰弗里也为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基斯·哈林(Keith Haring)和杰夫·昆斯(Jeff Koons)等知名艺术家撰文并策展,亦是他们早期的支持者。他因拥护许多新生力量而为人所知,他为桃芭·奥尔巴赫(Tauba Auerbach)、瓦妮莎·比克罗夫特(Vanessa Beecroft)、凯欣德·威利(Kehinde Wiley)和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等重要艺术家筹划了他们在纽约第一个展览。如今杰弗里·戴奇在纽约生活工作,并从事历史和当代艺术的研究及展览项目。

凯伦•史密斯

凯伦•史密斯,英国艺术评论家及策展人,主要研究领域为1979年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她曾为多种刊物及展览图录撰写文章,并为多位艺术家撰写专论。她著有多本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及其历史的著作,包括《发光体1号: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出版社 2012),Nine Lives: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 (Scalo,
2006, Timezone 8,2008)。凯伦现为OCAT华侨城西安当代艺术中心执行馆长,常驻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