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 x 莫瑞吉奥·卡特兰 | 艺术家此在

余德耀美术馆,上海西岸
2018年10月11日-2018年12月16日

 

 

2018 年 10 月 11 日,古驰联合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带来展览“艺术家此在” (The Artist is Present),登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这是自亚力山卓·米开理(Alessandro Michele)成为古驰的创作总监后,古驰举办的第三个跨界艺术 展览。2015 年,在上海举办的“已然/未然”(No Longer/ Not Yet)探讨了何为当代;2017 年, 在香港、北京、台北举办的“策展米开理”(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 三城艺术巡回展带人们走进了米开理的时尚世界;而这一次,“艺术家此在”又为时尚与艺术的跨界 打开了新的局面——邀请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莫瑞吉奥·卡特兰作为策展人,由他邀请了 30 多位艺术家,一起讨论当下创意领域最为敏感却又无可回避的话题:复制。

展览共分为 17 个房间展出,不妨将其想象成一场梦的旅程。

似曾相识,似是而非。梦境本来就是对现实的复制或挪用,却拥有和现实完全不同的光芒。

在这个流动的时代,并没有任何东西能真正保有原创的光环。肯定复制的价值、肯定复制的创造力, 或许才是激发更多可能性的重要途径。

从一开始,这个展览便是在颠覆并重新定义人们对“复制”的看法。“艺术家此在”与玛丽娜·阿布拉 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于 2010 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个展“The Artist is Present”同名,就连海报也借用了同款——展览的突破性和精彩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

至少,当亚力山卓·米开理与莫瑞吉奥·卡特兰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时,这个展览就已经让人心怀期待。

自米开理执掌古驰的创意输出以来,他对当代精神的理解和诠释赋予了这个经典品牌全新的灵魂。米 开理设计中的当代之美来源丰富,他热爱知识,从自然界、哲学、艺术、电影、诗歌等各领域汲取了 种种灵感元素。在他看来,将过去的、别处的元素结合起来,创造新的故事,这就是创新。他喜欢拿 文艺复兴运动来作类比,那个时代的艺术家运用了很多古罗马、古希腊的美学理念和元素,却引爆了 属于那个时代的审美革命。

米开理跳出外界对于古驰,甚至对于时尚的传统定义,直指核心——时尚就是一个梦。每个人都爱做 梦,每个人的梦各不相同。“古驰就是装在瓶子里的一个梦,没有人知道瓶子里到底是什么。”

这次,米开理编织的美丽梦境又一次来到上海,并遇到最完美的“同谋者”——莫瑞吉奥·卡特兰。这 两个人身上至少有两个相似之处:他们都来自意大利;他们从不循规蹈矩。莫瑞吉奥·卡特兰是当代最 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和米开理一样,他热爱创作,也是将复制视为创作之道的高手。在他的创作 中,经常可见对历史、文化、艺术史、社会新闻等各领域中素材的挪用,但同时他也为它们注入了新 的生命力。

 

注:图为上海静安区丰盛里以展览海报为主题绘制的巨型艺术墙,此外还有四面巨型艺术墙分别位于纽约苏豪区拉菲逸 街 ( Lafayette Street ) 、米兰 Largo la Foppa 地区 ( 加里波第道附近 ) 、伦敦东部著名的布里克巷 ( Brick Lane ) 和 香港兰桂坊德己立街 ( D’Aguilar Street ),将熟悉的画面与标题置入一个个全然不同的城市情境中。
 

米开理和卡特兰都深刻意识到,图像与现实、再现与呈现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直是艺术领域里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他们深知这些课题在当下显得尤为真实,因为在幻象与真实之间,身处模拟世界中的我们既是慷慨的哺育者,也是狂热的消费者。

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亦幻亦真的梦境,并邀请了全球范围内 30 多位艺术家一起站在复制与原创的边 界,共同探讨复制的创造性,探讨原创本身如何通过复制而得以长存。这份造梦者的名单包括约翰·埃 亨(联合里戈别多·托列斯)(John Ahearn, with Rigoberto Torres),约翰·阿姆雷德(John Armleder),尼娜·贝尔(Nina Beier),布莱恩·贝洛特(Brian Belott),安妮·卡里尔(Anne Collier),何塞·达维拉(Jose Dávila),温·德尔维(Wim Delvoye),埃里克·杜林格(Eric Doeringer),塞尔·戈麦斯(Sayre Gomez),洪子健,马特·约翰逊(Matt Johnson),加米安·尤 利亚诺-维拉尼(Jamian Juliano-Villani),卡普瓦妮·基万(Kapwani Kiwanga),拉格纳·基亚尔坦 松(Ragnar Kjartansson),约什·克莱恩(Josh Kline),路易斯·劳勒(Louise Lawler),玛格丽特·李(Margaret Lee),汉娜·利维(Hannah Levy),陆平原,马军,那维因·穆罕默德(Nevine Mahmoud),亚历山德拉·米尔(Aleksandra Mir),潘蒂·蒙科宁(Pentti Monkkonen),菲利 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米卡·罗腾伯格(Mika Rottenberg),雷纳·斯珀林斯(Reena Spaulings),斯图尔特文(Sturtevant),Superflex,奥 斯卡·图阿松(Oscar Tuazon),卡里·厄普森(Kaari Upson),吉莉安·韦英(Gillian Wearing), 劳伦斯·维纳(Lawrence Weiner),克里斯多夫·威廉姆斯(Christopher Williams),徐震®,严培 明,达蒙·祖科尼(Damon Zucconi)。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卡特兰自 2011 年于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后第一次的大动作复出。在 担任策展人的同时,他也是参展艺术家,并带来了四件(组)全新创作的作品。在第六个房间里,他 带来了大名鼎鼎的西斯廷教堂的等比缩小版;在第九个房间里,他将自己一系列经典作品制成了迷你 版的复制品,和塞尔·戈麦斯、马军、陆平原等人的作品一起构成一间“礼物商店”;在第十个房间 里,他的作品作为整个房间的场景呈现,和约翰·埃亨(联合里戈别多·托列斯)的拟真人雕塑、布莱 恩·贝洛特的儿童画一起建造了一个以假乱真的“上海之家”;而到了展览的最后一站,他幽默创作的 照片墙则作为这个梦的完美收场,鼓励每个人和这一次旅程合影留念。

“艺术家此在”于当下的意义,不仅只是多了一场时尚与艺术联手的跨界展览。它同时挑战了时尚与 艺术领域的既定规则和创作边界。长久以来为艺术作品合理性提供支撑的神圣准则,例如原创性、创 作意图、表达方式和作者身份,在此都将被一一质问。观众将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复制”在这个时代 的不可回避性以及“复制”本身所具有的创造力和可能性。正如莫瑞吉奥·卡特兰所言:“复制就像亵 渎:它可以被视为对上帝的不敬,但同时也是对其存在的郑重确认。”

当已有的思想资源被一次又一次以新的方式激活时,“艺术家此在”也为这个时代的时尚和艺术,甚 至是更广范围的创作领域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艺术家此在”是时尚与艺术棋逢对手的创作结果。不仅看到了古驰拥抱艺术、拥抱当代的决心和姿 态,也看到了莫瑞吉奥·卡特兰一次又一次无止尽的突破,以及这 30 多位艺术家在展览中所展现的敏 锐和智慧。更能感受到的是,在这个疾速变化的时代,这个展览为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 新的思考维度——这个维度就叫做“艺术家此在”。

参展艺术家:

约翰·埃亨(联合里戈别多·托列斯)(John Ahearn, with Rigoberto Torres),约翰·阿姆雷德 (John Armleder),尼娜·贝尔(Nina Beier),布莱恩·贝洛特(Brian Belott),安妮·卡里尔 (Anne Collier),何塞·达维拉(Jose Dávila),温·德尔维(Wim Delvoye),埃里克·杜林格 (Eric Doeringer),塞尔·戈麦斯(Sayre Gomez),洪子健,马特·约翰逊(Matt Johnson),加 米安·尤利亚诺-维拉尼(Jamian Juliano-Villani),卡普瓦妮·基万(Kapwani Kiwanga),拉格 纳·基亚尔坦松(Ragnar Kjartansson),约什·克莱恩(Josh Kline),路易斯·劳勒(Louise Lawler),玛格丽特·李(Margaret Lee),汉娜·利维(Hannah Levy),陆平原,马军,那维因·穆 罕默德(Nevine Mahmoud),亚历山德拉·米尔(Aleksandra Mir),潘蒂·蒙科宁(Pentti Monkkonen),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米卡·罗腾伯 格(Mika Rottenberg),雷纳·斯珀林斯(Reena Spaulings),斯图尔特文(Sturtevant), Superflex,奥斯卡·图阿松(Oscar Tuazon),卡里·厄普森(Kaari Upson),吉莉安·韦英(Gillian Wearing),劳伦斯·维纳(Lawrence Weiner),克里斯多夫·威廉姆斯(Christopher Williams), 徐震®,严培明,达蒙·祖科尼(Damon Zucconi)。

关于策展人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

于莫瑞吉奥·卡特兰而言,没有神圣可言,他是艺术界的玩笑大师,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一直以各种 方式为观众带来娱乐和惊恐。在 2012 年古根汉姆的“All”回顾展中,卡特兰将自己的标志性雕塑悬 于博物馆神圣圆形建筑的中心——其中包括微型希特勒蜡像、被闪电击中的约翰·保罗二世教皇、棺材 中的肯尼迪以及颈部倒挂的他本人,以及若干标志性剥制标本,如头部埋在沙中的鸵鸟、自杀的松鼠 以及“一九零零”,这或许是对他的职业最具定义作用的悬吊马作品。“我的目标是尽可能开放和晦涩,”他说道。“在开与关之间, 必须寻找完美的平衡。”在艺术之外,卡特兰还是一名成果丰硕的策展 人和作家,许多人认为他是当代最接近杜尚的艺术家,时常对物体和历史进行病态而幽默的变形。

关于亚力山卓·米开理(Alessandro Michele)

亚力山卓·米开理 1972 年出生于罗马,毕业于全球顶尖学府罗马服装学院,于 2015 年 1 月被任命为 古驰创作总监,负责古驰所有系列的作品设计以及全球的品牌形象。米开理全面负责古驰产品创作 后,以其对古驰历史传承的独到理解,结合他所拥有的当代感性,创造了令人叹服的全新品牌阐述方 式。他极具个人风格的美学理念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曾获英国时尚大奖年度国际设计师大奖、美国 时装设计师协会国际设计师奖及英国版 GQ 年度设计师大奖等奖项。

关于古驰(GUCCI)

古驰 (Gucci),1921 年创立于佛罗伦萨,是全球精品品牌之一。借由其独特的创意和革新,以及精湛 的意大利工艺闻名于世。古驰隶属于开云集团 (Kering Group),旗下拥有众多极具影响力的精品、运 动及生活方式品牌,是全球时装与配饰行业的领军者。欢迎浏览官方网站 www.gucci.com,获得更 多古驰相关讯息。

关于余德耀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由印尼爱国华侨、企业家、艺术慈善家和收藏家余德耀先生创办,于 2014 年 5 月正式 开馆,坐落于上海徐汇滨江西岸核心区域,是“西岸文化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余德耀美术馆 以“将世界的目光引向上海”为理念,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视为己 任,力图打造中国当代艺术新坐标,成为世界顶尖的当代艺术美术馆。作为非营利机构,余德耀美术 馆积极支持艺术教育事业,让中国公众了解国际当代艺术,更通过横跨中西的展览让世界了解中 国,了解上海。

余德耀美术馆坐落于黄浦江畔,东临龙腾大道,北依丰谷路,由日本知名建筑设计师藤本壮介(Sou Fujimoto)执掌,在原上海飞机制造厂的大机库上改建而成。美术馆总面积达 9000 平方米,其中由 大机库改建而成的主展厅面积就超过 3000 平米,主要陈列大型装置艺术。其余七个展厅总面积超过 1000 平方米,展出各类国内外当代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