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青:1982—1992 无中生有的年代

上海西岸,余德耀美术馆
展期:2018年4月12日至5月20日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将于2018年4月12日至5月20日推出艺术家叶永青个展“1982-1992 无中生有的年代”。此次展出余德耀基金会收藏的一批油画、水彩、 素描、版画、综合材料约85件作品,以及诗稿、信件、报刊等文献,将遵循时间线索,通过六个主题回顾叶永青以艺术家的身份开启创作生涯的第一个十年。

 

叶永青
《圭山风景-冬日》
纸上油画,38 x 53 cm
1983年
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1982年,叶永青毕业于四川美院绘画系并留校任教。之后两年,他虽在重庆工作,却常往返于圭山和西双版纳,创作了大量户外写生和速写。一方面,学习油画专业的他以身践行对景写生的方法来重温后印象派大师的风范;另一方面,他自由随意的天性也使他始终在逃离当代艺术的主旋律,反而放眼荒郊野外,在枯枝密林、红土村落间寻找新的出口。展览第一、第二部分就将从这个时期创作的《圭山风景》系列和大量素描作品展开,呈现艺术家在不同的地理、社群、文化之间切换的随感记录和孤独倾诉。

 

叶永青
《诗歌插图》
纸上素描,18.5 x 24 cm
1985年
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1985年,叶永青旅居北京,在劳森伯格的展览上首次感受到当代艺术直切周遭生活的力量;游历各地也赋予他更加开阔的视野。展览第三部分将呈现艺术家对于不同气质的寻找和各种类型的尝试:西方立体主义的解构方式、原始点线的造型,以及来自云南民间艺术、澳洲土著、东正教壁画、波斯插图和明清版画连环画的影响,都成为艺术家在无望的现实和迷途中跃跃欲试的探索实验。叶永青以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情绘黄桷坪发电厂等现代工业图腾和原始神秘的热带动植物,展现了他对自身矛盾重重的生命状态的关注。如艺术家所言:“那是不知所终的时代,随便捡起什么便要挥舞和行动起来,什么都要试试……”展览第四部分就将集中呈现1986年他开始放弃油画材料、转入以水墨和综合材料进行创作的阶段。这批实验性的作品也在技术上为90年代后开始的“集成性”创作埋下伏笔。

 

叶永青
《黄桷坪》
纸上油画,52.5 x 37.5 cm
1991年
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第五部分《山村爱情》创作于80年代末,包含一系列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油画,当时叶永青正在为《大招帖》系列做准备。作为艺术家不同创作阶段之间过渡时期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一个油画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对于系统创作油画的习惯和情结,也是艺术家在不断摸索、寻找出路的证明,更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片段。展览最后一个部分将展出叶永青从1990年开始的《大招帖》系列,直至1994年结束。这批作品用绘画、拼贴及综合材料完成,介于绘画和装置之 间。艺术家开始从艺术仅和自我相关,转而开始思考作品之于文化的上下文关系、作品展示的冲击力和现场效果、以及作品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其创作开始“从过去自然而然的内心化表达过渡到观念性艺术的开端”。凭借《大招帖》,叶永青开始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也使他走出国门,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正因如此,率性如他,叶永青再次舍弃所熟悉的语言,另起炉灶,另辟蹊径,踏上另一个无中生有的征程。

 

叶永青
《大招贴》系列
摄于四川美院
1992年
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此次展览基于2011年由巫鸿策展、在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断裂的流动——叶永青个展”重新策划,也是国内首次集中展出叶永青1982-1992这一时期的创作,意图重温对艺术家而言虽已逝去但“仍然在以各种方式产生着影响甚至作用”的青春时代。余德耀美术馆希望通过对艺术家个案的研究和展览,为公众真实再现上世纪80-90年代艺术家面对一片混沌或空白所经历的挣扎与纠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反思、剖析自我,在践行中创新。追根溯源,继续前行。

此次展览由余德耀基金会倾力支持。

 

关于艺术家

叶永青,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艺术院艺术总监。他在北京,重庆、昆明、大理和伦敦、清迈建立工作室。多年来,叶永青以创作者、策展人、艺术组织者和评论人的身份活跃于艺术界。他曾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参与诸多群展。获得过多次国际奖项和国内学术奖。曾在云南昆明创办和发起“上河会 馆”与“创库”艺术主题社区。

叶永青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作品中延续着他特有的浪漫气质。对生活和艺术从容而闲适的接纳,浸透于作者抒情性的作品中。即便是放浪不羁的作品也透露着艺术家深厚的涵养和底蕴。中庸的文字、稚拙的涂鸦、歌唱性和宠物化的形象都具有梦幻般的内在联系,浪漫的荒诞和幽默更具东方式的温情,这些变幻而统一的景致都是叶永青以他特有的超越和恬淡的心态创作出来的。

叶永青的公共收藏包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新奥尔良美术馆、亚太艺术博物馆、德国波恩文化基金会、新加坡斯民艺苑、德国西门子公司、瑞士诺德公司、香港汇丰银行、美国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英国三角艺术基金会、默多克新闻集团、上海 浦发银行、湖北美术文献中心、台湾中华文化推广会、随缘艺术基金会、帝门艺术基金会、民生美术馆、泰康空间、龙美术馆、余德耀基金会。